-
【玉林招商】玉林工业招商引资助推规上企业达725家
2021年,玉林市通过积极招商引资政策成功扩大工业规模,规模以上企业总量达到725家,位居广西前列。全市强化项目牵引,投资持续增长,产业链发展强劲,提升了工业整体实力,并获得自治区表彰。 一、招商引资政策推动工业发展提速。2021年,玉林市坚持政策为大、项目为王、环境为本、创新为要原则,聚焦再造“两个玉林工业”目标,通过招商引资吸引众多企业落地。玉林市出台一系列扶持措施,鼓励制造业和轻工业转型升级,提升了工业集聚效应。政策导向帮助新增规模以上企业数量增长,逐步支撑总体规模达到725家。招商引资活动覆盖多个领域,营造了良好的投资氛围,促进了工业结构性优化。 二、重大项目落地带动投资快速扩张。玉林市狠抓项目进度,确保招商引资成果转化为实际成效。例如,总投资超120亿元的超华高新铜产业基地项目当月签约即开工,70万吨锂电、博白新生态纺织产业园等项目加速推进,柳钢中金一期、高林纤维板等项目实现竣工投产。这些项目由招商引资引入,大幅提升了工业投资水平。2021年,全市工业投资增长49.1%,被评为自治区工业投资先进市。项目牵引拉动了产业链发展,巩固了工业基础。 三、产业链协同发展提升经济活力。在招商引资项目带动下,玉林市形成11条主要产业链,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30.2%。玉林市加强制造业赶超和轻工业振兴,聚焦技术创新和生产优化,提升产业附加值。产业链协同效应明显,支撑工业提质增效,为规模以上企业总量达到725家提供持续动力。玉林市还注重环境改善和产业融合,推动工业整体现代化进程。 四、工业规模持续扩大巩固竞争优势。玉林市通过招商引资和政策支持,2021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增104家,总量达到725家,位居全区前列。玉林市着力于新建投产企业和新增入库企业培育,完善工业体系。规模扩大增强了区域经济韧性,为未来工业增长奠定基础。在全区考核中,玉林市工业企业数量排名靠前,展示了强劲的发展势头。 五、荣誉表彰激励高质量增长路径。2021年,玉林市工业成就获得自治区人民政府通报表扬,肯定了招商引资和企业培育成绩。通报中强调玉林市在工业投资和产业链发展方面的领先地位。表彰机制推动了后续政策措施完善,鼓励玉林市继续坚持招商引资导向,深化工业改革,确保规模以上企业群体稳步扩大。
2025-07-07
-
【博白县招商】博白县79个合作社签约特色产业项目 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2023年,玉林市博白县79个村股份经济合作社与博白交旅投资有限公司签约特色产业项目,通过“平台公司+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模式开展招商引资,项目总资金超五千万元。项目建成后,将为签约村年均增加数万元收入,提供就业岗位,带动脱贫户经济增长,有效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一)创新合作机制,构建乡村发展共同体。此次签约的特色产业项目,以博白交旅投资有限公司为平台载体,整合79个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的资源优势,形成“平台公司主导、合作社参与、农户受益”的联动发展机制。项目聚焦当地特色农业、乡村旅游等优势产业,通过资金统筹、技术支持、市场对接等方式,推动村级集体经济从分散经营向规模化、产业化转型。合作过程中,平台公司负责项目规划、资金运作和市场开拓,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则以集体资源入股,实现资源与资本的有效对接,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提供稳定支撑。 (二)深化“三变”改革,激活农村内生动力。近年来,博白县积极探索“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农村改革路径,将此次签约项目作为“三变”改革的重要实践载体。通过财政资金引导,撬动社会资本投入,鼓励农户以闲散资金、土地经营权、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入股合作社,参与特色产业项目建设。这一模式不仅让农户从资源出租者转变为产业投资者,还通过股金分红、务工收入等方式,实现多元增收。同时,博白县加强政策扶持,完善产权交易、风险防控等配套机制,确保改革试点工作规范有序推进,切实增强村级集体经济的“造血”功能。 (三)提升发展质效,巩固拓展脱贫成果。特色产业项目的落地,为博白县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据统计,2021年博白县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达一千余万元,超百个行政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5万元。此次签约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扩大集体经济增收覆盖面,带动更多脱贫户通过参与产业发展实现稳定增收。项目还将培育一批本土产业带头人,促进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推动形成“产业兴旺、农民增收、乡村繁荣”的良性循环,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
2025-07-04
-
【兴业县招商】兴业县财政收入实现“双过半” 招商引资激活县域经济动能
玉林市兴业县深入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围绕健康食品、新材料、精细化工“三大产业”强化招商引资,2021年上半年组织财政收入8.36亿元,同比增长12.2%,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9.97亿元,完成全年预算的50%,顺利实现财政收支“双过半”目标,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态势持续显现。 (一)聚焦产业升级夯实增收根基。玉林市兴业县坚持“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发展思路,以工业高质量发展带动财政收入稳定增长。在健康食品产业领域,依托本地农产品资源优势,推动加工企业向精深加工延伸,形成从原料种植到终端产品的完整产业链;新材料产业方面,重点发展钙基新材料、新型建材等领域,通过技术创新提升产品附加值;精细化工产业则聚焦循环经济,推动产业绿色化、集约化发展。三大产业集群效应逐步显现,为财政收入提供了稳定支撑。 (二)创新招商模式增强发展动能。玉林市兴业县深化以商招商、联合招商机制,围绕产业链关键环节精准引进项目。通过优化营商环境,建立项目跟踪服务机制,确保引进项目早落地、早投产。其中,河北大美钙基新材料与循环经济产业园项目的落地,填补了当地钙基新材料产业链空白;广东金怡生猪屠宰及农副产品加工全产业链项目带动了农业产业化发展;柳钢钙业项目则进一步完善了循环经济产业链条。这些延链强链补链项目的实施,为县域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直接推动财政收入增长。 (三)优化支出结构保障发展需求。玉林市兴业县在实现财政收入增长的同时,注重优化财政支出结构,重点保障民生和重点领域支出。2021年上半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中,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民生领域支出占比保持较高水平,有力支持了民生事业发展。同时,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的投入,为经济持续增长创造良好条件。财政支出的精准投放,既保障了群众切身利益,又为后续财政收入增长奠定了坚实基础,实现了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的良性循环。
2025-07-04
-
玉林市公共资源交易额首季超80亿 招商引资开启新格局
在招商引资的战略背景下,玉林市公共资源交易一季度开局良好,完成项目507项,成交总额超80亿元,同比增长显著,节约资金可观,实现了"开门红"。此举凸显玉林市优化资源配置、助力投资引入的成效,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一、一季度公共资源交易总体表现 玉林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围绕服务大局,一季度成交额突破预期,涵盖工程、土地、政府采购等多个领域。通过转作风、提效能,交易效率显著提升,项目数量达507项,有效缩短流程时间。节约金额达3000万元以上,同比增长突出,减少资源浪费。此举保障各类项目快速落地,避免在交易环节停滞,强化了招商引资项目的保障机制。 二、优化平台和服务机制确保高效运行 玉林市市县两级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优服务原则下,全面升级电子化交易平台功能,整合内部管理流程,建立预警应对方案。例如,针对潜在延期风险,提前制定预案,确保工程、设备采购等项目如期推进。优服务措施包括简化流程、压缩时限,提升投资者体验,支持招商引资项目的快速转化,为营商环境优化奠定基础。 三、交易成果推动区域经济协同发展 玉林市公共资源交易"开门红"带动了招商引资的积极效应,吸引外部资本流入,促进产业链建设。节约资金再投入公共服务领域,增强基建和民生保障,巩固经济稳中向好态势。未来,玉林市将继续深化交易改革,以高效、透明机制服务发展大局。
2025-07-02
-
玉林市容县多措并举筑牢中医药事业发展根基
玉林市容县近年来通过强化财政保障、优化政策供给、推动招商引资等举措,持续支持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成功通过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复审,为基层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提供坚实支撑。 一、强化财政保障构建多元投入格局。容县财政局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建立健全中医药事业发展多元投入机制,通过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持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在中医药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统筹安排各级财政资金支持中医院综合业务大楼项目建设,同时发挥财政资金杠杆效应,引导社会资本参与中医药事业发展,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投入模式。中医药工作经费被纳入年度财政预算,为中医药事业持续发展提供稳定资金保障。 二、落实政策措施优化事业发展环境。容县积极落实国家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医药事业发展各项政策,将中医药服务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报销范围,完善医保支付政策,减轻群众中医药服务就医负担。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中,同步推进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实现全县标准化村卫生室中医药服务全覆盖,让群众在基层就能享受到便捷可及的中医药服务。 三、夯实基层基础完善服务体系建设。容县以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创建为抓手,加强县、乡、村三级中医药服务网络建设。通过实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项目,改善基层中医药服务条件,配备必要的中医药诊疗设备和药品。加强基层中医药人才培养,通过业务培训、技术指导等方式提升基层医务人员中医药服务能力,推动中医药适宜技术在基层广泛应用,满足群众多样化健康需求。 容县自2011年获得"全国基层中医工作先进单位"称号以来,始终把中医药事业发展作为卫生健康工作的重要内容,通过持续深化改革、加大投入、优化服务,推动中医药事业与医疗卫生事业协同发展,中医药服务能力和水平不断提升,为保障人民群众健康作出积极贡献。2021年,容县顺利通过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复审,标志着当地中医药事业发展迈上新台阶。
2025-07-02
-
兴业县推进招商引资签约助力集体经济振兴
2021年,兴业县通过招商引资举办村集体经济项目签约仪式,210个行政村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共同入股三黄鸡深加工等项目,总投资额达六千余万元,旨在提升当地产业水平和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该行动整合多村资源,推动三黄鸡产业链升级,进一步带动了乡村振兴与农户增收。 (一)兴业县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知名的养鸡大县,享有“中国三黄鸡之乡”美誉,其三黄鸡年出栏规模位居区域前列。地方优势产业为签约项目奠定了坚实基础,2021年的签约聚焦三黄鸡深加工升级等重点内容,该项目投资约四千万元,计划引入第三方专业公司实施现代化升级。通过权威资料如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网站信息显示,此举依托当地丰富家禽资源,构建集生产、加工与销售为一体的产业链,以符合国家政策推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要求,强化了兴业县在全广西三黄鸡产业中的核心地位。 (二)三黄鸡产业深加工升级是签约项目的核心部分,该项目涵盖屠宰加工、保鲜技术和冷链物流等多环节。专业公司运用高新技术如锁鲜包装,提升了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同时,兴业县整合所辖十个镇共百余个行政村的乡村振兴扶持资金,确保项目快速落地。这种方式源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实践,旨在通过规模化投资优化资源配置,如部分村集体通过入股获得稳定分红收益,有效盘活了村级资产,保障了集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签约项目实施以来,对兴业县农村经济振兴产生积极影响。它促进三黄鸡产业整体提档升级,带动就业机会和农户增收,如众多行政村获得分红支持地方民生改善。参考中国农业农村部官方报告,此类行动体现了“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的改革理念,为类似地区提供可复制的经验。未来展望方面,兴业县将继续深化项目合作,扩大产业链覆盖,推动三黄鸡等特色农产品向高质量方向发展,进而增强广西壮族自治区农村整体竞争力。
2025-07-01
-
陆川县集中签约11个项目 总投资超30亿元
陆川县招商引资工作取得新进展,当地与多家企业举行项目签约仪式,集中签约11个项目,总投资达30.3亿元。此次签约是陆川县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的重要成果,将为当地产业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一)本次集中签约的项目涵盖纺织等重点产业领域,包括来自佛山南海的海奇织造厂、合顺纺织有限公司、星期五纺织有限公司等企业投资的项目,相关项目总投资达4亿元。这些项目的落地,将进一步壮大陆川县纺织产业集群规模,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提升区域产业竞争力。 (二)2021年以来,陆川县坚持把重大项目建设作为稳增长、促发展的重要抓手,推动项目建设提质增效。通过强化要素保障、优化审批流程、落实帮扶机制等措施,一批重大项目有序推进。目前,累计有大量重大项目实现开工建设,部分项目已竣工投产,完成投资规模较大,其中既有列入自治区统筹推进的重大项目,也有玉林市统筹推进的重点项目,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三)招商引资是陆川县推动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2021年以来,当地围绕主导产业方向,精准开展招商活动,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服务企业水平,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县级层面已签约多个产业项目,合同总金额较大,成功引进恒和纺织科技、福煌实业、福达控股等一批具有行业影响力的企业,为当地产业结构优化和经济持续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2025-07-01
有想补充的信息?点我投稿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